这些是昨天的字。
21-7-07 11:09PM
昨晚跟璐抱着枕头看《缘份的天空》,图书馆借的,原名《Sleepless In Seattle》,原来竟是《西雅图不眠之夜》,闻名已久,在这样的无意中拾获,真是幸运。喜欢这个故事,安妮最后在街上狂奔的镜头很感人,喜欢那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
今天做了一天的Flag Day CIP,筹款给狮子乐龄之友协会。下午回来后睡了一小时还是觉得虚脱。太累。
1 乞讨
有了第一次乞讨的经验,拿着铁罐像乞丐似的四处募捐。上午是很兴奋的,一开始不敢问,后来跟搭档映荭一起壮着胆子问路人:“Good morning, would you like to donate?”没想到还真有好心人给,我们越来越胆大,做得很开心。
2 转移阵地
由于乌节路四处都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经过的路人很多都是已捐过钱的了,而之前慈善机构的义工向我们说明的筹款地点为新加坡境内无空调的地方,于是我们决定去莱佛士坊,那里有很多大银行,应有许多有钱人出入,更重要的是那里没人会跟我们“抢生意”。
3 身临险境
莱佛士坊地铁站入口人来人往,是块风水宝地,我们筹到不少钱。可是过了不多久我们发现身边有个男的一直在盯着我们,好像是有些神志不清的。映荭警惕性高,拉着我往不远处的另一个地铁站出口走,没想到那个男的在几米开外一直跟着我们走,吓得我俩直往地铁站内冲,在地下七拐八绕到了另一端,确定那人没有跟来才松了口气,连风水宝地也不要了,安全重要。那个男人给我们带来心理阴影,搞得我老是神经兮兮的,也不敢轻易对人笑得那样天真无邪了。
PS. 我们中午在City Hall搭地铁回乌节时居然又见到那个男的,连忙避开,真是诡异,原来这才叫真正的阴魂不散。
4 漫步新加坡河
被那陌生人一吓,我们居然逃到了新加坡河边。我只在电视上见过那里,从未去过。搭档映荭是本地人,我便放心地跟着她逛。河边是条长长的美食酒吧街,因是早上,门可罗雀,但看样子晚上定热闹非凡。河不宽,时而有游客搭游艇沿河游览,不远处有座跨河白桥,充满现代气息,再稍远些便是榴槤壳状的滨海艺术中心,与近处低矮的食肆迥然不同,一眼望去,别有一番异国风情。
我被这美景逗得玩心大发,央求映荭带着我一路走到City Hall,经过了许多欧式风格的建筑,甚至在栅栏外近距离欣赏了我向往已久的基督教堂,以前只在远处瞥过它的尖顶,如今总算是了了心愿。
一路走来,光顾着赏景,把自己当作了个步行的游客,早把手中的铁罐忘得一干二净了。
5 背影
我跟爸爸说:我想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个背影。
这真是个奇迹。我们当时在Suntec City的某个地下过道出口,旁边应是某个金融大厦,然后这个男人就出来了。西装笔挺,身上有一股霸气,威慑得让我忘了看他的脸,到现在都觉得遗憾。是个西方男子,旁边跟着个戴胸卡的东方男子,帮他拎着包,低声在向他解释着什么,小心翼翼的样子。
我在脑袋呆滞了一两秒后只剩下看着那个男子渐行渐远的机会,他很高大,比身边的人高出很多,利落的平头,金发,很阔的肩,走路时背挺得笔直,大步流星,非常自信,有凛冽的王者气势,西装十分合身,直觉他是个冷酷的人。那样的背影给我一种无与伦比的安全感。恩,这才叫男人。
过了不久又相继有些西装革履的男人出现,都是拎着大大的公文包,衣着价值不菲,身边也跟着些亦步亦趋的办事人员。我们这才意识到他们可能是开什么国际会议谈生意来了,有钱的人们。只是后来的这些男人们个子矮小要么大腹便便,再无一人如他那样地气宇轩昂而盛气凌人了。
这个社会总是要分三六九等,既然没有那样的世家背景也就不必对上流社会过分憧憬,我的梦想亦非嫁入豪门变凤凰。那样的男人应是有貌美的金发女子相伴才配。只是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这样的背影亦是值得纪念的。若多年以后遇上优秀的男人,心里也许会暗自高兴:想当年在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自己也曾有过一瞬的惊艳与悸动。
6 人
新加坡是个多元化的国家,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各个种族的人,听到各种迥异的语言。杂,是这个文化的代名词。
英语和华语是最常听到的语言,而多多少少听过的还有马来语,印度语,法语,日语,韩语,再至一些稀奇古怪的听不懂是啥的语言,也许会是西班牙语,德语等等。最后就到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方言,以福建话和潮州话为主,我无法区分二者。每次听到广东话是最亲切的,但讲的多数为当地老人或来旅行的香港人,真正从广东来的可能不多。
不论如何,今天的活动给了我一个绝好的向路人搭讪的机会,趣事连篇。首先是早上在乌节募捐时碰到个日本人,他投下硬币时说了句“donate”,尾音是“tial”,是日本人的惯用尾音,我只在老版伦敦电视连续剧《Mind Your Language》里听过,没想到真让我遇上了,真是可爱。
再来是碰到很多背着打包脖子上挂着专业相机的旅行者,很多是白人,有的甚至还不懂英文,但大多会慷慨解囊,叮叮咚咚丢下好几枚硬币后还连声道歉说不好意思捐得太少,也许是欧美的钱币汇率高的关系,但相比那些在口袋里掏了半天掏出五分还趾高气扬的人可爱得多。
不过我也不应如此苛刻,肯捐款的人都是出自善心,今天遇到的,总共有四类人。第一类是不用叫就自动笑着走上来的,第二类是我们主动去问然后停下来掏钱的,第三类是我们问了以后微笑摆手而过的,第四类是直接目不斜视甚至绕道而行的。众生百态。珠海车站的乞丐很多,搭车上学三年,我四类人都当过,所以不予评论了。
7 卖笑
这是名副其实的卖笑。
我不好彩,班级与CCA的Flag Day撞到了一天,于是做完上午的一罐还要继续做下午的一罐。从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整整七个小时,除了吃饭半小时外有六个半小时是站着的。而且上午是两个人一罐,多年下午就成了一个人一个罐了。
由于上午太过兴奋,到了中午我已累得半死,下午哪还有力气去一个一个人问。于是便站在乌节地铁站人最多的地方,盯着来人的眼睛笑。这样筹的款当然少,可是还是有些许收获。
我喜欢看人,今天更是肆无忌惮地打量陌生人的脸与衣着,看到很多貌美的女子,化着精致得无懈可击的妆,大包小袋,逛得起乌节便薪水不低,很养眼的。
只是笑了几个小时脸很酸,嘴角真的想抽筋。卖笑真的不容易,可怜古时的青楼女子依此为生了。
不过现在想起来,那些逛街逛到眼冒金星的人到了地铁站猛一抬头就看到一个红衣白裙的女生拿着个铁罐向他们笑得诡异,不知他们心里是否会有一瞬的毛骨悚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就真是好心干坏事了。
8 施比受幸福
求人不如求己。领悟到这个道理是今天最大的收获。
生存需要钱。花钱很容易,今天吃餐饭买几张电话卡就用了五六十块新币。可是要让别人从口袋里掏出钱来给你就真是难上加难。钱在别人口袋里,你又不能去抢。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伸手去讨,便低人一等。
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花自己的钱便不需活得低声下气。
我决定了,等长大工作挣钱后一定捐款,现在先饶了我吧,我还在靠别人捐款呢。
PS. 21/07/2007是哈利波特新书上市日,人来人往的街上居然就看到了不少人买了在读,真是开心。Yeah, 下星期Sabbatical去看凤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