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有随波逐流的危险。自己要被转晕了,不知道未来十年、二十年到底要的是什么。目光只看在短期的得与失上。嗯,这不是好事。
这个社会是人建构出来的,所有的规矩都是人设的。而我们被局限在这个体制内,不得不遵守所有的规章制度,接受这种统一规划的考核方式。这是因为考核系统制定者往往是资源掌控者,他们不得不用一套看上去较为公平的统一评估方式来决定资源分配。人类文明终究离不开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而这样既定的思维系统潜移默化地让我们认为这样至关重要的考试成绩将会证明一个人过去所有的努力与存在的价值。嗯。这个是不对的。分数证明的只是考试技巧的高下与某一方面知识结构的完整程度,但不是一个人存在的最终目的。尤其当我开始因为一次失利就怀疑自己的实力的时候,应试教育的丑陋面目就显示了出来。
这几天一直在想PSC是否就可以直接放弃了。咨询过很多身边的人。他们都觉得国籍给了我很大的障碍。自己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空口说要为这个国家服务,有何凭证。国防部、外交部等政治敏感度高的部门基本上是不用想了,即使进去了,也不一定能有多大作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是中国人的身份,是抹不掉的事实。我仍然以生我养我的祖国为豪,我仍然爱中国,即使它现在社会动荡千疮百孔乌烟瘴气。只是在新加坡的四年如此快乐,这个东南亚小国对我有恩,它是除了父母之外给我最多恩惠的个体。这个国家以其远见与胸怀,给我机会与资源,让我在这里接受教育,让这个社会接纳我,重塑我。十五至十九岁这四年半的时间,我过得快乐、充实。新加坡在我生活中留下的绚烂色彩,一生都无法磨灭。
从头至尾我都讨厌各种留学中介把新加坡当作中国人留学欧美的跳板一说。当然如果是自费留学,我虽不赞同,但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家花的是自己父母的钱。而我作为一个拿新加坡奖学金的中国留学生,站在四年中学生涯的末尾,同时是大学启程的起点,我要怎样定位自己再次申请奖学金的心态?
首先,我要做好转成永久居民甚至是国籍的心理准备。奖学金合约一签就是我十年的生命。四年大学六年工作。我要确定我的的确确是想清楚了,即使真的有去英美读书的机会,看到那里更广阔的世界,更有前景的发展机会,我都愿意放下一切回来这里,遵循我的承诺,在这里成家立业,落地生根。我要确定我不会移情别恋,走到哪个国家就爱上哪个国家。如果要入籍,我要保证自己真正愿意放弃中国国籍,断掉日后回中国发展的后路,即使被派去中国出差,心里始终要以新加坡的利益为重。这样的割舍,需要对新加坡的热爱,要那种不离不弃的赤诚。我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胸怀,我还处于计较个人得失的状态,四年中学的奖学金不足以让我“卖身”,我还需要时间来培养这种归属感。我需要先“得”,才会想要反哺,愿意去“舍”。所以,如果我现在得到一个让我在山穷水尽时可以出去读书的机会,让我在毕业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是不讨厌的事情,而且不用纠结于个人归属倾向问题,我愿意放弃四年后选择的自由,与新加坡纠缠至少十年。
其次,我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在哪个领域工作。在私企与政府部门间选择,我的个人价值观是偏向公家机构的。私企毕竟是以利益为重,社会责任的负担程度将取决于企业价值观的定位,只是附加的,不是企业运作的初衷。而政府机关本身具有人文关怀情结,谋求的是国家长足发展与社会持续繁荣,因而不必要做出为短期盈利而牺牲原则的举动。我喜欢这样的人性化的行事初衷。我想要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让自己知道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换来的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才是长久的工作动力的来源。当然工作稳定程度也是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
再者,我要搞清楚自己申请奖学金的初衷。我是为了工作而申请奖学金的,奖学金是一个让我读书、工作有所保障的方式,而非终极目的。如果这个原则上的质的问题搞反了,我会得不偿失。我要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根据我的人生目标物色合适的奖学金。职业选择要看个人兴趣,能力与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这些因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成功与否。
我的兴趣在企业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中文,有兴趣的行业包括旅游业,房地产,政治。
从能力上说,我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会有所逊色,毕竟我在这方面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很少有主动去探索的时候。这个行业更新换代太快,竞争激烈,无国界,我要长期靠它吃饭,要不断学习,会很辛苦,也难有出头之日。所以,如果从事这一行,一定不能走科研开发的路子,而是以它为起点,向管理、金融、教育、甚至创业层面转战。我了解IT是怎么回事,大学四年学得开心就好,日后具体的设计开发,让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吧。
从就业发展前景看,学中文过于局限,在新加坡除了当老师、记者之外,路不够宽。国立大学中文系不能去。如果不能回中国读中文系的话,还是将它仅当作个人业余兴趣比较好。除非新加坡报业控股录我,或者教育部可以让我到中国读文史哲,否则日后工作应该不会与中文专业有直接联系。
在新加坡从政,我有国籍与英文的硬伤。一开始想要去竞争,肯定不利。但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议员或部长,也没有幻想过进了政府要爬到什么位子,没有野心,也就无所谓起点高低的不公平了。政客在我眼里是美化了的权力的象征。只是我在高中两年逐渐明白了掌控权力后随之而来的担当重大责任的压力,于是对权力与名望没那么向往了。平凡人有平凡人的自由与幸福。我不需要名垂千古受万众瞻仰。嗯,这样想开后,有没有PSC,真的好像无关紧要。
教育行业仅为备用,是毕业后积累经验的不错的选择,但就我目前的情况看来,没有打算将它作为终身职业。如果MOE 给我 Teaching Scholarship让我去英美,我就去读数学。如果能让我回中国读中文,回来搞中文教育,我也愿意。如果留在国立大学,就不拿MOE奖学金。
如果在国立大学读,就申请大学内部的奖学金,读法律,商学,经济或者数学。
如果去美国,就读CS或者数学,或者读考进的学校最好的文科(经济,历史,国际关系)。
去英国就读CS,或者申请转系读数学。
总之,一定要读一门未来出路比较广的专业。如果不回中国,就不要读中文。
本科毕业一定要拼出来第一荣誉学士学位。本科毕业成绩居然会关系到起薪的啊!重要的!
查了一遍新加坡所有的Statutory Board,有所耳闻且与我兴趣相关的有这些。但还需要一个个机构细查,最后缩到八至十个吧。
企业发展/金融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大爱!dream job!)
JTC Corporation
SPRING Singapor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instry of Finance – IRAS - TAX (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估计进不去,不喜欢他们的HR,傲慢而不友善)
旅游业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MTI) - Singapore Tourism Board
Ministry of Transport (MOT) -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
教育
Ministry of Education
城市建设与房地产
Ministry of Law (MINLAW) - Singapore Land Authority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MND)
-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 National Parks Board
-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计算机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 (MICA) - 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icrosoft (微软大佬,即使是私企业也要去试一下)
报业
SPH
环保?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MEWR)-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