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暑假回家,最怕就是碰到熟人对我说教。他们总是将我上下打量一番,然后就跟自家长辈似的,用七分关心三分数落的口气,语重心长地重复我听了千百遍的话:你太瘦了,要多吃东西,长胖一点。我每次都只好笑笑,连说好的好的,我一定好好照顾自己。
我不节食,也没有兴趣减肥,只是从小脾胃吸收不好,虽然一直吃得不比别人少,也尽量多吃,但吃什么都不胖,到现在都不足九十斤。别误会,我可没有一点点炫耀的意思。太瘦是一种烦恼。从小到大,我不知被父母灌下了多少奇奇怪怪的开胃健脾的中药,看中医吃食补是例行公事,每次在家吃饭都得接受“人是铁、饭是钢”的革命教育。
有一次,我放假回家一个月,父母铆足了劲儿想把我养胖点儿,每天除了三顿丰盛的正餐以外,还给我做下午茶和夜宵。爸爸甚至还打出了“一个月给女儿增重五斤”的口号,给全家鼓劲。一个月过后,到了检验劳动成果的时候了。在两老满怀期待的目光中,我缓缓踏上了体重秤,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结果,一个月的养猪式增肥只让我增重二两,爸妈倒是每人重了整整五斤。他们失望得直摇头,在继续为着我的偏轻体重头疼的同时,还得想办法把他们自己身上“顺便”多出的脂肪减掉。打那以后,我给他们冠上了“最失败的养猪专业户”称号,而他们也渐渐开始接受了我长不胖的事实。
人太瘦了也给生活带来不便。家里的木头椅子,我坐久了总得站起来走走,不然骨头总是咯得疼;我在学校里睡惯了席梦思床垫,回家再睡硬木板床,总是要翻几个身才能找好不压着骨头的姿势。我买衣服总是难找到合适的尺码,好看的衣服撑不起来,总是宽松得像随便往自己身上套了个麻布袋,妈妈总是为此替我大伤脑筋。
但我对这些其实原本都不在意,自己觉得健康,不生病,不羸弱。学校的体育运动照常参加,两千四百米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跑下来,不出虚汗不头晕,这样就好。
回想起来,我现在对于自己体重的心理压力,真的来源于这几年父母与旁人对我的说教,而这其中的负面压力远大于正面推动作用。尤其是当那些与我并不亲近,有时甚至是第一次见面的人,对我百般关心时,我心里就更加发毛。其实我真的不需要这些善意的提醒。特别是很多时候这些好心人往往并不了解我们一家在这件事上花的心思与努力毫无成效,过多提醒只会加重我父母的内疚感与我们一家的心理负担。我很希望不论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如何,他都能在其社交群体与工作场所被同等地接受与对待,不受任何“特殊关照”。毕竟很多时候,这些先天硬件条件真的不是个人努力能够改变的。
想想还是我同学的话有道理,身上的肉嘛,终归是“命中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顺其自然,健康就好!
瘦子的心声

微信公众号WeChat ID miss_yangfanzhang.